展会新闻

展会新闻网站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会新闻 >

新型高端节水灌溉设备争先亮相-2026中国济南节水灌溉技术展览会
来源:网站管理员日期:2025-09-01 09:12:34

2026中国济南节水灌溉技术展览会即将于明年春季拉开帷幕,作为亚洲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节水灌溉行业盛会,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顶尖企业参展。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以智能化、精准化为核心的新型高端节水灌溉设备成为本届展会的最大亮点,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携突破性创新成果惊艳亮相,展现出中国节水灌溉技术从跟跑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一、智能灌溉系统开启"无人农场"新时代**
展馆中央特装区,北京科百科技带来的Caipos物联网灌溉系统引发专业观众围观。这套融合了AI决策算法的系统,通过部署在田间的土壤墒情传感器、气象站和作物生长监测仪,能实时生成个性化灌溉方案。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系统如何根据冬小麦不同生长期的需水特性,自动调节滴灌带的水肥供应,较传统灌溉方式节水达45%。更令人瞩目的是,该系统已实现与国产卫星导航系统的深度对接,配合自动驾驶农机可完成从墒情监测到精准灌溉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以色列企业Netafim则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数字孪生灌溉平台"。通过3D建模技术,农户在电脑上就能模拟不同灌溉策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系统内置的区块链模块还能追溯每立方米水的利用效率。该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透露,这套系统在新疆棉田的实测数据显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节水率突破50%,目前正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开发适应黄淮海平原的本地化模型。
**二、新材料新工艺突破行业瓶颈**
在节水器材创新展区,山东莱芜节水集团全球首发的"纳米复合滴灌带"成为焦点。该产品采用石墨烯改性材料,抗堵塞性能提升3倍以上,使用寿命延长至8-10年。更突破性的是其独特的"自适应流量"设计,能根据管道压力变化自动调节出水孔流量,确保长达500米的滴灌带首末端出水均匀度偏差不超过5%。现场测试中,这种滴灌带在模拟含沙水质条件下连续运行72小时未出现堵塞,解决了长期困扰干旱地区的技术难题。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带来的"仿生节水喷头"则从沙漠甲虫的集水机理获得灵感。其特殊的表面微观结构能使雾化水滴直径控制在50-80微米之间,较传统喷头减少飘移损失30%以上。配套研发的防风导流罩可在6级风条件下保持灌溉均匀度,特别适合北方地区规模化农田应用。据悉,该技术已在内蒙马铃薯种植基地完成中试,每亩节水达80立方米。
**三、跨界融合催生创新解决方案**
展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光伏+灌溉"的跨界集成方案。中节能太阳能推出的智能光伏灌溉系统,将柔性太阳能薄膜直接嵌入滴灌管道,既为灌溉系统供电又能抑制水分蒸发。其独创的"阴影优化算法"可动态调整光伏板角度,确保在灌溉同时不影响作物光照。在甘肃酒泉的示范项目中,这种系统使葡萄园的灌溉用电成本降为零,综合节水效益提升40%。
华为数字农业团队则首次公开了"5G+北斗"智能灌溉中枢。该系统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土壤墒情数据,借助北斗卫星的厘米级定位,可控制每台灌溉设备的开关至秒级精度。现场大屏显示的动态监测图显示,系统能自动识别田块中的干旱热点区域,并指挥喷灌机进行变量作业。技术人员介绍,这套系统在黑龙江农垦的10万亩大豆田应用后,灌溉用水计量误差从15%降至3%以下。
**四、政策驱动下的市场新机遇**
展会同期举办的高峰论坛上,水利部官员透露《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将进行重大升级,明确到2030年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要达到0.68的硬指标。财政部农业司相关负责人则解读了最新出台的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政策,其中智能控制系统补贴比例提高至40%,纳米材料节水器材纳入首台套保险补偿范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节水灌溉技术路线图》预测,到2028年,我国智能灌溉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8%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小型轻量化灌溉设备正成为家庭农场的新宠,展会上某企业推出的手机APP控制微型滴灌系统,三天内就收获超2000台意向订单。
**五、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创新**
来自荷兰的Priva公司亚洲区总裁在参观后表示:"中国企业在物联网灌溉领域的应用创新已走在世界前列。"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国内参展商都设立了国际业务洽谈区,山东天业节水集团的展台前,来自中东、非洲的采购商排队体验沙漠种植专用灌溉系统。该公司最新研发的"空气取水灌溉装置"能在相对湿度30%的环境中每日提取15升水,已获得沙特客户的亿元级意向订单。
以色列灌溉协会专家David Cohen在技术研讨会上特别指出:"中国正在创造性地解决超大规模农田的精准灌溉难题,这种能力是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他提到的典型案例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用的"极简物联网"技术,通过LoRa远距离通信模块,仅需原有系统1/10的成本就能实现万亩棉田的数字化管理。
本届展会特设的"未来灌溉实验室"展区,集中展示了18项尚在概念阶段的前沿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植物需水信号直读系统",通过纳米传感器直接捕捉作物茎秆的生理电位变化来判断需水状况,理论上可将灌溉决策精度提高到单株水平。虽然该技术目前成本过高,但为精准农业指明了全新方向。
随着展会闭幕,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四天展期共达成意向交易额92亿元,较上届增长35%。更为重要的是,展会期间成立的"智慧灌溉产业创新联盟"联合了47家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将重点攻关卡脖子技术。可以预见,在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节水灌溉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这些展会上亮相的高端设备,即将在广袤田野间谱写"滴水润万物"的绿色篇章。http://cizyexpo.com/

Copyright ©2026中国(山东)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博览会 版权所有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凯旋大街18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4052143号-1联系电话:15811512873邮箱:5760305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