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山东济南节水灌溉技术设备博览会将于6月16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节水灌溉行业盛会,本届博览会以"科技节水·绿色农业"为主题,集中展示国内外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为农民朋友带来实实在在的节水增收解决方案。
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展区。山东某科技公司带来的"智慧云灌溉平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套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状况和气象数据,自动调节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现场技术人员演示了如何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田间灌溉,一位来自德州的老农王大爷感叹道:"以前浇地全凭经验,现在有了这个'千里眼',不仅省水,还能让庄稼喝得刚刚好。"
微灌技术展区人头攒动,这里展示了滴灌、微喷灌、渗灌等多种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来自寿光的蔬菜种植大户李建军对一套新型压力补偿式滴灌管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种滴管每个出水孔都有压力调节功能,在我们大棚的坡地上也能均匀出水,比传统滴灌节水30%以上。"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特别适合设施农业,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精准灌溉施肥,既节约资源又提高产量。
在大型喷灌机展区,多台智能化喷灌设备正在模拟田间作业场景。一台跨度达300米的圆形喷灌机引起围观,其配备的雷达测速系统和变量喷洒技术,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量自动调节行进速度和喷水量。来自菏泽的合作社负责人张伟算了一笔账:"用这种设备,1000亩地每年能省下15万方水,相当于节省了20多万元的水电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博览会设立的"农民体验区"。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亲手操作各种节水灌溉设备,现场感受不同技术的使用效果。来自济宁的种植户刘大姐在体验了小型移动式喷灌机后兴奋地说:"这个机器轻便灵活,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小地块,操作简单还省水,回去就打算买一台。"
博览会同期举办了多场专业技术论坛和培训活动。在"节水灌溉与粮食安全"高峰论坛上,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小麦每亩可增产50-80公斤,同时节水30%-50%。来自以色列的灌溉专家分享了沙漠农业的节水经验,让参会农户大开眼界。
为了让更多农民了解节水灌溉的实惠,组委会特别组织了"节水技术下乡"活动。博览会结束后,部分参展企业将携带设备深入山东各地农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地演示和技术指导。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农民不仅看得见,还能用得上这些好技术。"
在政策支持展区,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山东省最新出台的节水灌溉补贴政策。对购买指定节水灌溉设备的农户,政府将给予30%-50%的补贴,部分地区还对节水效果显著的农户给予额外奖励。一位来自聊城的家庭农场主高兴地说:"有了这些好政策,我们更新设备的压力小多了。"
展会现场还设置了"节水成果展示区",通过实物、图片和视频,生动展示了山东省近年来推广节水灌溉取得的成效。数据显示,通过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山东省农业用水效率提高了25%,相当于每年节约黄河水15亿立方米,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期2天的博览会预计将吸引超过5万名专业观众,其中60%以上是来自全省各地的种植大户、合作社代表和家庭农场主。许多参展商反映,与往届相比,今年农民朋友的参与热情更高,对节水技术的认知也更深入,这反映出农业经营主体节水意识的显著提升。
夜幕降临,展馆内依然人流如织。来自滨州的葡萄种植户老周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各种设备的技术参数和价格,他告诉记者:"这次来展会收获太大了,看到了这么多实实在在的节水技术,我打算把200亩葡萄园全部改造成滴灌系统,算下来三年就能回本。"
2026山东济南节水灌溉技术设备博览会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成为连接先进技术与农民需求的重要桥梁。通过这场展会,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真切认识到:节水灌溉不是增加负担,而是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正如一位农业专家在展会现场所说:"节水就是节本,增效就是增收,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备案号:京ICP备2024052143号-1联系电话:15811512873邮箱:5760305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