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网站首页 > 展会资讯 > 行业动态 >

山东省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节水潜力分析
来源:网站管理员日期:2025-04-15 11:28:05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节水灌溉技术将持续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未来,智能灌溉系统将更加普及,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整灌溉策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新型节水材料、节水设备的研发也将为节水灌溉提供有力支撑。此外,节水灌溉技术与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建设的深度融合,也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面对上述挑战,李云开提出,要加大滴灌装备设施研发力度,保障滴灌系统安全运行,建立黄河流域滴灌建管用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与黄河水滴灌发展保障体系。

山东省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节水潜力分析

从灌溉模式上看,全省2/3以上的灌溉面积仍采用土渠输水、无畦或宽、长畦、大水浸灌的灌水方式。

从各种灌水模式在农作物间的应用比例上看,渠灌和管道灌溉大多应用于大田作物,喷、微灌、特别是微灌一般用在果树、蔬菜等经济高效作物的灌溉上。

根据对全省部分灌区的调查和统计资料分析,全省引水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一般在0.4~0.45左右。井灌区由于输配水渠道少、距离短,灌溉水利用系数相对较高,而引黄、引河、引湖灌区一般输水渠道距离较长,渠系组成复杂,灌溉水利用系数相对较低。

综合分析全省各灌区的现状,工程配套差、设施老化、损毁严重、输配水技术落后、田间灌水方式不科学、节水意识淡薄、管理粗放、管理体制不顺等是影响灌区节水、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的主要原因。此外,主要的农业生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灌溉水价低和现代化灌水技术投资较大、经济效益不明显等也是全省灌水技术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的原因。


友情链接Links
Copyright ©中国山东温室大棚及节水灌溉博览会 版权所有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凯旋大街18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4052143号-1联系电话:13810372912邮箱:576030584@qq.com